领洗后的喜乐和疾病的医治,让秦淑萍深切感受到天主的爱,从未有过的喜乐充满心间,曾经的压抑、劳累、疾病像长了翅膀,一一飞走了。
第三主日,喜乐于主:主的日子已临近了,我们要以喜悦的心情,迎接他的来临。第四主日,厄玛奴耳,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应效法圣母接受上主的圣言,在生活中承行上主的圣意。
事实上,与哭泣者一同哭泣,比与喜乐者一同喜乐更为重要。所谓快乐,即是说乐总是过得很快,而苦却总是漫长而持久。
相信那些信友必然喜见此举再次活跃于主教座堂里。梵二后,排队站立领受圣体的方式被广泛使用。神父站在至圣所前,信友排成一列上前,故此圣体栏常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
首先,他们渴望一个真实的教会,这个教会因其树立楷模、能够胜任、勇於负责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有号召力;她能依照福音精神而非说教式地分享青年的生命;她应是一个透明、善於款待、诚实、具有吸引力、能沟通、接近人、喜乐和互动的教会
德训篇上说:“由外表可以认识人……,人的服饰喜笑和步伐,都表示他的为人。”(德19:27)作为一个基督徒,得体正派的服饰,对于光荣天主,树立基督徒在人群中的形象,以及传扬福音都非常重要。
但是基督启示和佛学的禅义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就是唯有“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虚心自己,才能更加接近我们内在的自我和心灵,接近我们所希望的喜乐和幸福,接近我们所追求的真理和信仰。
这时就随个人的喜好,喜欢唱多少遍就多少遍。短颂可以用在个人祈祷或群体集会之前,也可以用在结束祷文之后;以感恩、赞美、祈求及称颂上主的心重复地吟唱。萧神父一共给了我们60首短颂。
因此凡是注重灵命修养的人皆能鱼目常醒,吾日三省,而且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吕坤《呻吟语·省察》)。
女性都非常喜爱她的举止。没有人走路像她一样挺拔。这不仅仅指身姿而言,更是一种具有完全吸引力的道德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