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生得救的人不再有亚当内的旧生命,有的是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圣神永住在他们的灵魂里。 一个新生的基督徒一生离不开圣神的引导,在祈祷中求圣神相助,在传扬福音工作中也必须由圣神来引领,由圣神来感动。
太虚认为,佛教是世界上杜绝战争永保和平的最有效办法,佛教徒则是人类中消灭战争创造和平的最努力分子[41]。居士黄健六则从战争期间民众心理建设的角度,论述了佛教业报理论对于抗战的重大作用。
天主永不会放弃我们。我认为,如果我们有信德,就要知道——无论我们怎样,天主一直是爱我们的——因此,我们在自己生活中所做的选择,应反映出这种爱。
在那时,犹太人殿里的帐幔裂为两半,象征着天主与人之间的障碍被一次永远地清除了。中国古人也记载了这一重大的日蚀现象,与圣经上记录的时间是相同的: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
另外,保禄也把宗徒对圣言的宣讲看作为司祭性的行为(罗12:1;6:19),因为宣讲的内容就是那为了人类的得救一次而永远地奉献了自己的耶稣基督。
若你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或正因生活无聊而烦恼,那么,我诚心地告诉你,你确有必要读一读圣经,因为人是天主创造的,几时人得不到天主,心灵就永不会安宁,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作家、教育家圣奥斯定所说的。
抗战时期的赵义堂神父赵义堂神父是在1924年来后桑峪天主堂接任高永录神父工作的。赵神父来到后桑峪堂区,正处在兵荒马乱、无政府的混乱时期。京西山区也是在地方武装割踞的形势下,神父开展牧灵和福传工作的。
当神父们晋升铎品的那一刻,就注定终生追随基督;当修女们誓发永愿的那一时,就成了天主最为亲近的人。
兄弟姐妹们,关键不在于我们在生活中受的伤是多是少,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我的伤口——那些小的、大的,那些永远在我的身体和灵魂上留下印记的伤口。我该怎么处理我的伤口呢?你,你,你,能怎么处理你的伤口?
这篇通谕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全世界的主教、神父、过奉献生活的修士修女,以及平信徒们,希望重新点燃他们的‘感恩祭惊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