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子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罗五8),就以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先爱了我们。既是这样,我们又怎能不把四旬期视为天主所赐的机会,让我们在利他主义和慷慨待人的感召下,做出勇敢的决定呢?
(玛7:8)试想,如无谋事在人之实,焉有成事在天之理?天主喜欢怎样的祈祷?天主必应允圣母的转求。
这不,8月底这两天,我们圣经学习小组的德兰姊妹就特别地高兴,她一见到主内的兄弟姊妹们就说:“我舅舅领洗入教啦!我舅舅领洗入教啦!”为什么她舅舅(本文中的主角—曹大伯)领洗入教会使她这么高兴呢?
(玛10:8)耶稣总是率先去施予的:他治愈病者,宽恕罪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10:45)他呼吁我们慷慨解囊,去消减我们积聚财富的自私本性。
有一次,有人告诉耶稣,他的母亲和兄弟站在外面希望见他的时候,他却回答他们说: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才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参阅路8:20-21)。
期间宋学琴虽然遭受着痛苦磨难,却没有停止福传的脚步,20多年在本村、邻村传了近百人领洗入教,丈夫也在她苦苦哀求了天主8年后领了洗。
(伯后3:8)世旅短暂,我们可否摒弃风光、摒弃万人的中心、摒弃火热的被关注度,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默默地承受天父的旨意,如圣女小德兰那样,哪怕呆在一个默寂的小小角落里祈祷一下,也胜过凸显自己的万人瞩目的闪光灯下的滔滔不绝
(若8:11)并非说耶稣容忍人犯罪,而是说耶稣想给罪人悔改的机会,因为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的喜乐远比九十九个不需悔改的义人更大。
(咏145:8)的确,上主对我们罪人总是仁爱、慈善、关照、宽恕、慈悲。凡跌倒的,上主必要扶持,凡被压抑的,使他们起立。(咏145:14)。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然而,司铎既然选择了追随基督,就需要抛下这一切,因为主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谷8:34)神父心甘情愿选择了跟随主耶稣基督,就需要背自己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