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样做,聆听世上所有的女人和所有的男人的呼声:那些渴望发现福音喜乐和那些疏远的人的呼声;那些冷漠者无声的呼声;那些受苦者、贫困者、边缘人的呼声、被工作奴役的儿童、他们在世界许多地区因工作而被奴役;聆听破碎的声音
这种不悔改不更新的人,就如一个人一直生活在充满幻想的“儿童阶段”,拒绝更新成长,害怕成长中的一切人的软弱和艰难困苦,最后成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侏儒”。
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圣体大会上,他就圣体圣事的重要性发表了一次打动观众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将基督教崇拜与“偶像”崇拜进行了对比,例如以牺牲工人为代价的利润、对妇女的支配、以牺牲儿童为代价的欲望
耶稣对门徒的派遣,清楚地显示教会具有普世性的幅度:即门徒们不只是被派遣走向犹太人,更是走向所有的人。
因此,为人洗脚的奴隶性服务是为使人能够团聚在一张餐桌周围,度共融的生活,因而使人能够实际的地共同参加同一宴席。耶稣基督使我们成了共席者,使我们与天主和他人共融。
苏神父在堂区工作时,对服务人灵及开展儿童福传工作尤为专注,定期举行儿童弥撒、接待教友,不辞辛苦,从不懈怠。虽然年事已高,只要教友有圣事的需求,苏神父肯定会在最短时间给予教友圣事的滋养。
[32]有关特殊团体弥撒,请参看圣礼部,《牧民行动训令》(Actiopastoralis), 1969/5/15,AAS,61(1969),pp.806-811;有关儿童弥撒,请参看圣礼部,《儿童弥撒指南
接着赵神父又讲到来自宗座的信息:与耶稣基督的相遇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不是一项伦理的选择,或者一种崇高的理念;而是遇到一个事件,遇到另一位,一个能赋予新的视野及决断性方向的事件。
整本书既顾全整体,也关照细节;既富启示性,又有可读性——很多小故事都充满温暖的心灵感动,并对我们的人生极富启示意义:人是可以比天使更完美的,如果我们愿意的话;生命也是可以以另外一种样子存在的
当他看到证据确凿的钉孔、伤口这些历历在目的标记时,他这才领悟到耶稣战胜死亡的天主性的至高权能,便立刻释疑,放弃己见,惊喜而又虔诚地说:我主!我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