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探访额我略大学:不可将知识可乐化,让世界看到希望
2024-11-07

教宗吩咐额我略大学团体,“智慧的产生不能来自书桌前构想的抽象概念,而是看到和听到具体历史的苦难”,来自于“接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的象征,聆听隐藏的问题和从穷人受苦的躯体发出的呼焕”。

教宗方济各2024年5月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5-07

因为作基督徒,首先及首要的不是要接受一种文化及与之相伴的价值观,而是要欢迎和珍惜一种联系,一种与天主之间的联系:天主和我,我自己和耶稣亲切的面容,是这种联系使我们成为基督徒。

喜欢西方的教堂
2025-04-03

任何思想文化,对这个主流信仰,都是蚍蜉撼大树,无能为力!各个思想流派,都是各领风骚几百年,昙花一现,只有基督教信仰这棵大树,几千年根深蒂固,屹立在西方这片沃土!

2025禧年,论关于爱的100条箴言
2025-07-03

.爱,对工作是敬业奉献的热忱41.爱,对学习是探索真理的动力42.爱,对艺术是赞美天主的灵感43.爱,对自然是呵护万物的慈悲44.爱,对历史是汲取教训的明镜45.爱,对未来是满怀憧憬的希望46.爱,对文化是传承融合的纽带

圣经问答(肋十一-十二章)
2025-08-12

答:圣经中没有直接解释其原因,但可能与古代文化对性别的象征意义或对生育期的理解有关。这不是对性别的贬低,而是礼仪上的安排。我们应以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来看待。5.问:在洁血期中,妇人能参加礼仪活动吗?

圣经问答(肋十九-二十章)
2025-08-16

答:这是古代犹太文化中婉转的说法,指发生乱伦行为。天主严禁此类不洁的亲属关系。三、关于圣洁与分离的生活方式问8:为何天主要求以色列人“成圣”?这与法律有什么关系?

当代教友使命
2004-11-04

天主教来华的三个主要阶段一、作为外来的宗教,基督教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如何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沟通、适应与融合的问题。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二零一零年元旦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0-12-20

地球的生态健康状况要求这么做;人的文化和道德危机更如此要求,这个危机的症状早已在世界各地显露出来(8)。人类的确需要在文化上深入革新;需要重新发现更为美好的未来所赖以建立的坚固基石的价值。

圣经释义:常年期第十六主日(丙年)
2025-07-18

历史背景:洗脚在古代中东文化中是一种款待旅客的基本礼仪(路7:44)。树荫也常被用作避暑之地。✝灵修意义:水与树象征圣洗与圣十字架。在神秘神学中,“洗脚”也象征灵魂的洁净与准备迎接神圣。

邪教为何爱打基督教旗号?
2014-10-13

有学者认为是因为农村中基督徒文化层次低,认得几个字能看圣经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