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帮他收拾个人卫生前,也知道这是老鼠碰上猫——在劫难逃,不如大胆面对,有那么多口罩,还有他人的肯定和鼓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有很多弟兄姊妹为家庭中只有自己一人信主而苦恼,说祈祷也不起作用,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在现今这个社会中该如何生活?在个人的见证方面是否能做到情理兼备呢?
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你总是默默地承受,喜乐地奉献,即使是心在流泪,也把微笑带给别人。魏秋栋神父(左一)与修生们的欢乐时光兄弟,你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把对家人的爱和牵挂都融入到了十几封未寄出的信里。
自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教区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重点抓了培养神父修女、恢复堂点的工作。经济来源是信友们的奉献和房产收益。至于兴办慈善事业,既无人力,又无财力,只象征性地办了三所小规模的敬老院。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上海军民万众一心,奋起抗争,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斗争,保家卫国,其间涌现出许多如八百壮士般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
欧洲移民问题是二战後最大的悲剧,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逃离战争或饥饿的移民不能被拒绝,因为他是人,我们必须予以接纳,使之融入我们的社会。
(路10:37)也是对今日的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面对天灾人祸中的灾民,千万不要以各种理由拒绝给予爱心救助,而要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你去!也照样慷慨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施以救援吧!
虽有姐妹常来相帮,可毕竟有时有晌,而他却要始终面对。但他不发任何怨言,只一味地默默付出。大哥走了,侄女嫁了,剩下瘫在炕上萎缩成皮包骨的大嫂,留给他照顾,他尽心尽力伺候嫂子,半年后嫂子离世。
重要的是,面对这现况的司铎能明白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孩子的益处和照料必须是教会关切的重点,力求孩子不仅生活无虞,而且在教育角色、对父亲的情感方面尤其不会匮乏。
面对今天,我们基督徒又能从这些经文中得到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