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神父们参观了澳门圣若瑟教区修院,29日参观了主教座堂和主教公署,黎鸿升主教设宴欢迎了“司铎培训班”的神父一行。
据英国「基督教圣经公会」调查显示,由于《圣经》的读听机会减少,耶稣降生、亚当与夏娃(厄娃)、挪亚(诺厄)方舟和好撒玛利亚人(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等基督宗教故事正面临在未来世代失传的危机。
教宗此行的高潮将是星期天在马尼拉黎刹公园(RizalPark)举行的弥撒。尽管到时可能下大雨、安检过程繁复,但主办当局预测仍将有多达600万人到场。
祂以这种方式揭示了自己是心灵与身体的医生,人类的慈善撒玛黎雅人。祂是真正的救主;耶稣拯救,耶稣呵护,耶稣治愈。
天主的婢女主受难的维琴扎(VincenzadellaPassionedelSignore),基督十字架的撒玛黎雅本笃女修会创始人,1900年3月7日生於波兰彼得库夫特雷布纳尔斯基,1937年11月10日在波兰华沙去世
阿黎玛特雅人若瑟怀着接纳、不求回报和爱向比拉多要回耶稣的遗体,并以简朴、节俭的方式埋葬了耶稣。枢机强调,这与现世权贵之人葬礼中的炫耀、庸俗化和奢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耶稣在初始福传之际,亦是此态度,他派遣十二人,嘱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黎雅人的城,你们不要进;你们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里去(玛10:5-6)。
第二个图像是撒玛黎雅妇人用来给耶稣解渴的水罐。它是爱的「具体表现」,最佳代表人物是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教宗说:「她从具体事物出发,以她的笑容、她亲手触摸创伤的态度,把喜讯带给了所有人。
教宗说,有人会认为耶稣在挑选人员上不够明智,因为除了玛窦外,祂还召选了其他许多人,从最受人鄙视的地方选拔了他们,立他们为宗徒,例如撒玛黎雅妇人和许多其他的罪人。教宗由此谈到今日基督徒的蒙召。
教宗引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指出,这种动了怜悯的心是福音的关键动词之一。教宗最后补充道,耶稣也叫我们为那些在表面上不寻求天主的人祈祷。教宗说:耶稣不是为健康的人,而是为病人和罪人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