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奕姐妹等分享了B班20年走过的信仰路程,感谢天主20年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助佑,使大家在信仰上渐渐成长,回顾了岁月的风雨与甘甜,并描绘了未来的蓝图与愿景。
因为我从小就接受了天主教的信仰,所以总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感觉,有时还会以一名“老教友”自居。上大学后我急切地想传福音,为了让更多的人和我一样接受信仰。
反观我们的生活状态,信仰意识里再也找不到天主诺言留下的痕迹。我们忽视了生活中的承诺,我们无法在此世上反映天主的光辉,让世界在我们身上看到天主的临在。
悠久的历史教宗首先省思了叙利亚-马拉巴尔礼教会渊远流长的信仰。“你们亲爱的教会的信友,由于信仰活力和虔敬之情的缘故,不仅在印度,更在全世界都广为人知。”
教宗良十四世举行就职弥撒后,隔天接见了非天主教的基督信仰教会团体和其他宗教传统的代表们。他提及几位前任教宗的榜样,承诺要继续推动大公运动和跨宗教交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孩童在家庭中学习到人类及基督信仰的价值观,使他们能与他人和平共处、彼此建树。在家庭中,他们学到两代之间的甘苦与共、尊重规则、宽恕,以及如何接纳款待他人1。
领洗的时候,家人虽不反对,但很明显,对这份信仰,对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跟随基督的道路,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他们的态度仅仅是:你信你的,我们过我们的。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
前往尼西亚的318位主教中,大部分受过最后一次教难的折磨,他们都是信仰的证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7月24日上午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接见了苏丹女基督信徒玛利亚姆·伊卜拉欣(MeriamYahiaIbrahimIshag),她因信仰基督曾坐监数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