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17)这段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救赎历史的核心奥秘——耶稣基督的复活不仅是战胜死亡的记号,更是人类回归天父怀抱的开端。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于1483年生于普鲁士,从大学开始无意间读到圣经,发觉与当时罗马教会的教义有相当的出入;又因一次意外面临死亡的境遇而开始思考人生的道理,其后励志成为修道人。
保禄宗徒还教训我们,应时常在我们身上带着耶稣死亡的痛苦,为使耶稣的生命,也彰显在我们有死的肉身上。
天主是仁慈的,但也是公义的,罪恶的结局就是死亡。人因犯罪作恶而趋向沉沦、毁灭。然而,天主爱我们,爱我们每个人,他不希望死亡成为我们最后的归宿,他盼望我们能获得永恒的生命。
他通过自己最后三年中所体验到的被诬告、患绝症以及面对死亡的反思,公开而真诚地告诉我们,放松自己,把一切交托在上主手中是何等甘饴,这种内心的平安是上主恩赐我们的特殊礼物。
情况是这样:同年6月27日,毓贤鼓动团民先将太原洋人办的教会、医院烧掉,毓贤在衙门登高观看后,兴奋地说:天意也。营官准备施救,毓贤不许。
政府把佛教和道教作为自己下属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管理,真正钻研义理、弘扬教义的僧人道士不可能掌握寺庙宫观的领导权。
而上主耶稣并没有拒绝接受我们人性的贫瘠;通过在十字架上奉献自己来爱人、使人摆脱罪恶与死亡。
耶稣教诲他们,给予他们生命的新规则,在耶稣死亡后,别人能因这些规则确认他们是耶稣的门徒。宗徒们因着信德走遍全世界,没有任何畏惧,向全人类宣讲耶稣复活的喜讯,因为他们自己真是复活的忠实见证人。
一直到死,并从死亡中胜利地复活(教理8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