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神父说:我记得有位同道人说过:无论需要我们翻过多少座山,跋涉多远的路,为了一个灵魂的得救也是值得的。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以后要努力。
她协同耶稣在加尔瓦略山完成了对我们的救赎,灵魂肉身一起升天,成为天地的母后,在她怀孕、诞生和养育的圣子身旁,不停地在为我们祈求着。玛利亚是耶稣的母亲,她也是我的和你的母亲。
叶先生呈献《佘山圣域》时接受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降福因为是土山湾的传承人,叶先生心目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殿堂——梵蒂冈。
万廉神父也谈到德国人眼中的“中国抗疫”:“大部分的德国人看到中国人,如何全心全力抗疫,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搭建新的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仓医院等等),大家都很佩服。
我常常回想起我在上海佘山修道读书时过圣母月的壮观场景。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教友,五月前往佘山朝圣的感人场面。满山的赞颂圣母的歌声,满山的诵念玫瑰经的声音。五月份提醒我们,用玫瑰经祈祷与福传!
陕西凤翔教区李路加主教: 记得教宗方济各就职一周年时,我曾以笔名写了一篇感想短文,大意是:圣神引导教会的见证:荣休教宗本笃十六是一位伟大的神学理论家,把教会很多理论道理阐述的淋漓尽致,在道德沦丧的今天
从咿呀学语,您三岁牵手父母进堂,到青葱少年,您的血液中浇灌的是信仰的种子;从步履瞒珊,到行走稳健,到祭礼服务,您从黄河岸边一步步迈出了跟随基督走向加尔瓦略山的美丽而又坚实的脚步。
(40)2011年6月18日,时年48岁的四川成都教区李枝刚神父(1963—2011)因肝癌去世;1991年4月17日晋铎,2000年担任教区长,2011年5月10日当选为成都教区主教候任人,在世做司铎
在佘山修院上刘健老师《中国教会史》一课时,他亦说过:文化是信仰的载体,基督信仰想要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就必须深入中国文化本身,而不是脱离!
后来,李震神父说,其实辅大是最早促进两岸学术交流的台湾高等教育社团。1989年时,时任校长的李神父,就组织辅大的老师赴大陆与对口的高校交流学术经验。同时,还邀请大陆学者赴台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