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泓精彩的信仰活泉
2020-08-24

有一次,袁石信承包了区里的一个工程,这里地势很高,每逢春天,风特别大,只要刮风就得停工,石料根本运不上去。

利玛窦志愿者的青春风采(之三)
2016-04-22

离她们家不远的地方有座圣母,常有人去那里朝圣,同时也有一些乞丐来求得人们的一份怜悯,其中有老人也有孩子。

治出来的“病”没了
2018-05-07

,给父母亲和两个哥哥最后一次上了坟,又抓紧时间到杨家堡、享堂、大东流、迎新街等地安排了好几年的作业……大家一听是最后的一次上课都惊住了,杨家堡乐队的李队长夫妇专门开车到板泉为我求圣母

朝圣
2018-07-04

朝圣地朝圣的目的地通常是一处圣地(如耶路撒冷)、一座圣堂(如圣伯多禄大殿)、一座坟墓或安厝圣人遗髑的祠堂(如罗马地下墓窟),以及一处具有圣迹的地方(如路德或巴黎显灵圣母堂)。

失去的记忆——涠洲岛纪行
2023-03-09

当船上的游客在码头四散,各自奔向火山口、商业街、鳄鱼、石螺口,我只有一个目标:奔向岛上幸存下来的两个天主教堂。没有车只去这两个地方。

董家渡天主堂建筑风格的由来
2008-02-23

上面的三角形花都属巴洛克风格。圣堂奉方济格沙勿略为主保。故也称方济格堂。圣堂可容纳2000人,圣堂墙面的上部到处雕刻着浮雕。浮雕呈现出具有纯中国味的花卉图案。

写给地震中失去儿女的爸爸妈妈们
2008-06-30

信仰让我在最痛苦时,会去默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他以十字架的惨死和我们一同受苦;连天上的父也是一样,为爱我们人类,甘愿献上了自己独生子的生命;还有一同在十字架下,默默献上自己痛苦的圣母妈妈,耶稣的人性来自于她

北京欢迎您
2008-08-08

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魏继晋、鲁仲贤、吴渔都擅长谱曲作乐。1751年,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来到北京,与北堂的教友合作谱写了中文弥撒曲。今天,北堂把中国文化的礼仪传统再度复苏。

一次最美好的露德之行
2004-03-11

自从1858年2月11日圣母在露德圣山第一次显现给牧羊女伯尔纳德以来,露德便成为我们毕生向往的圣地。怎样才能使我们远在东方的中国教友,最方便地实现朝圣的愿望呢?我提出一条捷径———默观朝圣。

上主,求你垂怜
2009-07-27

弥撒完了以后,我忽然听到了扩音器里放出了沈从文写的《圣母经歌》。沈从文的《圣母经歌》是中文的,等于外国人写的《圣母经歌》,但完全是中国人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