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醒了之后说:刚才来了一个人把我叫醒,而且还把我的头抬起来给我喝水,那水真好喝,我从来都没有喝过那么好喝的水,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水的味道。从那天起,父亲就再也没有说过魔鬼来诱惑他了。
又过了一天,当楼上又传来那响声的时候,我也推开了门,只见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爷子拄着铁拐颤颤巍巍地从上面下来,那咚咚的声音就是铁拐撞击楼板的声音。
一家三口嘴边那平静与喜悦的微笑让我猜想,病人这是要出院了吧?后来我才得知,这姑娘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治病家里已倾其所有。
在基督徒为多数人口的国家,「与人分享」的要求更显得迫切,因为他们对那许多遭受贫穷之苦和被遗弃者的责任更大。帮助那些人,是一项公义的职责,甚至比爱德的行动来得更优先。
在社群网站中,信徒们分享他们希望与喜乐的深切泉源──信赖那在耶稣身上自我启示慈悲和爱人的天主,以展示自己的真实。
老主教还央求我不要告诉别人,我默默点头,陪着他啃完那剩下的馒头。
最使我感动的是老神父、老修女们那写在脸上的圣德,是他们坚定了我修道的信心。那时,修道成了我人生最大的理想,也是我今生今世追求的唯一目标。怀着如此美好的愿望,在不断的祈祷后,我同我的父母摊牌了。
(路5:32)对那犯罪的妇女说:“去罢!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当中,天主扮演那遭背叛的父亲和丈夫,以色列则是不忠信的孩子和配偶。
如果再能叫她一声母亲、如果再能抱她一次、如果再能陪陪她、如果……那该多好!可是,在今生母亲之于我,已不存在如果了。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骨肉情、母子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