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一度发生过入华耶稣会神父与其他修会之间的冲突。其实,礼仪之争的问题,出发点根本不在于中国礼仪本身,而是如何呈现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的问题。因此,观察礼仪之争的切入点在于基督论应该如何被宣讲。
这样做严重违背正义与爱德,剥夺孩子领受圣洗的恩宠,剥夺孩子洗除与生俱有的原罪的机会,从而剥夺他们迎接天主圣三居于心中的无价宝藏。
教宗本笃十六世称加辣的出走是服从与先知性行动的非凡概括。今天同800年前一样,将特恩与制度、服从与先知性行动、传统与更新凑在一起也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棘手问题。
神学院是修生们跟天主谈恋爱的地方,但有些修道人却把修院看成了知识的学堂。6年毕业后,满腹经纶,与主陌生,情感封闭。如果一位神职人员的情感没有正确的疏通渠道,很容易找负面出口,释放情感。
居于日出与日落之间的我们,今生、永生与圣神的接触,虽说是间接与直接的领域(今生对于圣神知之如阳光若隐若现),但却与永生将赋予的一切一样真实与富足。透过圣神,灵魂所接受的与永生将拥有的一切是相等的。
首先我想和大家说的是祈祷不等于念经,而念经只是祈祷的一部分。教会定了很多经文,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祈祷。比如说玫瑰经可以让我们和圣母一起重温耶稣在世的经历和救赎大业。
(5:17)而耶稣的工作与休息,是以彰显天主为目的。同样地,我们也应忠实地效法耶稣。祈祷也称祷告,在宗教仪式中是人与天主相通的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表达了人对天主的态度。
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英国天主教神长们呼吁当地信友从「个人和家庭」出发,培养「基督徒的生态灵修」,采取新的生活型态。
如今,他们来向教宗本笃十六世述职,教宗和他们谈了瑞士地方教会所面对的俗化社会的挑战,勉励他们勇敢地宣讲福音,促进基督信徒的有形可见的合一。
他继续说:“要是身为主教我们指出根植在我国悠久传统上的道德和精神基础,那是因为在我们的前景中没有一个忧虑、陷入虚无主义和衰落诱惑中的民族。存在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