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要求是首先从接受种种外在规定开始,这就有点像中国文革时期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需要自己通过天天不但要做好人而且还要做好事来加以体现,并力求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真正在内心里怎么去想,反倒并不重要了。
(同上,第288页)在梵蒂冈这城国内,教宗要面对普世教会加给他的逐一询问,并要做出决定,而在这一切之内,不失去他自己的默观立足点,扎根于祈祷之内。
清朝后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加之地少人多,为了求得生存,大量河北、山东等地的贫苦农民跋涉千里前往东北地区进行垦荒以求的生存。
若由主教主祭,在念至“我们的教宗(某某)”后,加念“和我——祢卑微的仆人”。
在主耶稣讲道时,她以同样的信德跟随着祂,并与祂一起走上加尔瓦略山(参若十九25-27)。
圣保禄宗徒也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斐4:13)。我们既已得救,并靠天主的恩典,为福传工作而行动起来,藉着信德在圣言的引导之下,为爱主的缘故热力传福音,见证天国喜讯!
从他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恩宠上加恩宠。”(若1:14,16)天主性和人性在耶稣基督身上获得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和果效。
我也喜欢夏加尔的«白色十字苦像»……在音乐家方面,我当然喜爱莫扎特(Mozart)。
反过来说,在社会中力行福音的伦理要求,不但不取消到教堂内参与圣事的要求,相反却加强了这种要求,因为正是教会的圣事礼仪给这种道德力行提供能量和源泉。
(13)在感恩祭中,基督为我们重现那在加尔瓦略山上一次而为永远的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