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福传环境堂区环境是教会的一张名片,是反映公教信仰的窗口。营造良好的堂区福传环境,既能激发信友们的热心虔诚及福传热情,也能向外界展示出教会的形象及信仰精神,从而发挥福传的作用,产生福传的效果。
1928年其作品在香港《公教报》上刊登。1929年至30年代,美国的《远方》《生活晚报》等杂志为其作品开设专栏。1933年,他的四幅作品在意大利展出。
其一:“凡是办政治,尤其是办外交,决不可用外行,武人做外交官,只可认为一时的变态”;其二:“留美公教青年某君,近日来信,要我介绍他做外交官,这桩事很为难,罗神父,你看这是外交部的章程,我自己决定的,外交官须经考试
而正是这种爱,使走出去的教会永保年轻,其所有成员一起去宣扬基督的福音,我们深信“祂为众人死,使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生活,而是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那位生活”(格后五15)。
其中,澳门教区司铎谘议会是黎鸿升主教根据法典495-502条于2004年恢复,分别由副主教锺志坚、秘书长罗玉成、主教代表李顺宗(当然成员)、刘炎新、符泉、邓思恩(从堂区和准堂区选出)、罗启瑞(红衣会代表
《茉莉花》一曲终了,教宗再次从座位上站起来,由余隆率领的演出成员跟邓榕率领的VIP席贵宾,两批成员一字排开,轮流接受教宗的祝福。
由于一个人是某一政治社会的公民,他作为成员属于同一个人类大家庭,因而作为公民属于世界大家庭,这一点并没有失去”(《世界和平》,1963年,12号)。
此事能成就,端靠团体中成员间彼此的相亲相爱,而成员间的爱是靠圣言、圣体而滋润,由和好圣事而净化,以及靠为合一所作的祈祷而维系的;合一是圣神特别恩赐给那些以驯服的心听从福音的人。
家庭:自由与和平的学校4.如果宗教信仰自由是迈向和平的途径,宗教教育就是引导新一代人去看待他人为兄弟姐妹的道路,与他们一起被召叫踏上这旅途并互相合作,这么一来所有人都会感觉到他们是一个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在这个团体中,成员度的是福音实质的生活,也就是在简朴和友爱中度充满爱与慈悲的生活。 这便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作为楷模的教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