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共融合一的团体特色博舍团体这个由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组成的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团体,不同的基督宗教背景和不同身份的人是如何在同一个团体内,实现同一个神恩的?这是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方面。
1.尚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 这里所谈的中国教会(或更好说基督宗教的价值观)尚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并非遵循基督宗教在中国还依然是洋教的片面看法。
我们可以在信仰和灵修上与他们有适当的交流和了解,使能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早日促成在基督内的共融合一。
圣堂内部的祭台前小穹顶的穹顶画十分有特色,体现了绘画、雕塑及建筑艺术融合的巴洛克特点。教会从特利腾大公会议后,结出了美满的果实,形成了17世纪教会生活的奇妙繁荣。巴洛克艺术就是其中一枝美丽的花朵。
“这种培育必须包括并融合司铎培育的各方面。”(《手册》74节)司铎培育要有一定的系统。零敲碎打蜻蜓点水式的培育收效不会很大。培育需要一个整体系统,既有内容,又有形式,还要有阶段。
当我们走近时完全被它迷住了,这是一座全木质建筑,融合了白族、汉族与西方建筑的文化特色,真是一件民族瑰宝,飞檐斗拱,彩绘娟秀。
犹太教徒的日常生活方式耶路撒冷多种文化,不同教派在此融合共处。
可惜我只知道Teresa和Cecelia,一个在教区主教座堂做彩色玻璃,进行中西宗教艺术融合的探索,一个在教区光启社辛勤耕耘,引进编辑出版了无数宗教和灵修书籍,两人为教区的牧灵福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金主教非常赞赏的平信徒
与此平行的是融合的问题,即试图将福传行动与对其文化和历史认同的适当认识结合起来,并试图确保人们也可以以接近他们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信仰,按照自己的模式和符号来表达信仰。教会的事工有哪些?还将继续哪些事工?
故此,笔者愿结合这些年来的神学反省与堂区实践,就如何将天主教追思亡者的传统和中国孝道观加以融合作出一些尚未成熟的思考供大家参考,以增加中国教会在本地化神学思想建设方面的新的灵感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