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预言的实现,也体现在下方安德烈·桑索维诺(AndreaSansovino)所雕刻的圣母与圣亚纳像中。
事实上,主业已承诺我们:“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给我的,叫我连一个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还要使他复活,因为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见子,并信从子的,必获得永生”(若6:39-40)。
在去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稣三次预言祂要受难,在最后晚餐时又预言自己将被出卖,继而指出伯多禄三次背叛和门徒们四散逃避(若13:21-38)。门徒们听了面面相觑,内心徬惶与难过,不知如何是好。
在进入耶路撒冷之前,主耶稣已经三次预言了祂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答案是: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将天父和祂的圣爱带给人,邀请人回归天父。也就是说,主耶稣为了爱人而选择进入耶路撒冷。
读经一厄则克耳先知书34:11-16这段经文既是旧约的预言,又在新约中借着耶稣圣心得以成全。一、经文背景简介厄则克耳先知是主前6世纪的先知,活跃于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时期。
他的预言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色彩,强调天主对道德败坏与虚假敬拜的谴责。「全能的上主这样说:‘那些安身在熙雍,一心依恃撒玛黎雅山的人是有祸的!’」
在这些经文里,荡漾着天主的圣神,因为这里不仅提到秦国,还准确地预言到秦发展的趋势。
因此,他领悟了匝加利亚先知的一则预言(匝9:9),并且所有以色列子民也都明白此则预言。
厄弗所监督Polycrates给罗马监督Victor的信里,提到了宗徒斐理伯和他的女儿:在亚细亚,发光的圣徒已经沉睡,但在主显现的末日会再复活。那时主要从天带着荣耀而来,再次聚集圣徒。
我们牢记主耶稣的话语: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永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们内,便没有生命;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