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一句,停下来,依内容思考、反省、发善情,与天主交谈。如此一句一句地下去,不必一定要念完所选用的经文。
身为司祭匝加利亚(希伯来文直译为雅威记忆或纪念)与妻子依撒伯尔(上主是我的誓言)“在天主前都是义人,遵守上主的一切诫命和礼规,无暇可指”(路1:6)。
答:肋未的三个儿子为:革尔雄、刻哈特、默辣黎,他们的子孙被分为三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圣所工作:革尔雄人(户3:21–26):负责会幕的帐幕、顶棚、帷幔、围篱及绳索,安营在西方。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基督徒的望德,指出从辣黑耳的哭泣中产生出希望和新生命。辣黑耳是圣祖雅各伯的妻子,在生下次子本雅明时因难产而去世。
(参阅:依四十1-11)事实上,那篇读经正是依撒意亚先知向以色列子民传达的安慰、「希望的喜讯」,因为天主说:「你们应向耶路撒冷说宽心的话,并向她宣告:她的苦役已期满,她的罪债已清偿。」
看到国王如此沮丧,国王妻子依则贝耳,这个曾经提倡偶像崇拜、杀害上主先知(参阅:列上十八4)的外邦人王后,打算采取行动。她不是坏人,而是恶人!她对国王说的话意味深长。
我为他和(古道尔的妻子)撒辣祈祷,为他未来的事工以及他们在继续为基督献身服务的旅程中被召唤的方向而祈祷,”仅次于天主教会和东正教的第三大基督教团体的全球圣公会精神领袖韦尔比如是说。
援引依撒意亚先知的宣报:「到那天﹐埃及要认识上主﹐并奉献牺牲和祭品……到那天﹐在埃及地域中﹐将有一座献与上主的祭坛」(依十九21﹐19)﹐枢机要求信友们不要停止希望﹐持续检验我们是否真正信任天主的忠信
革辣撒的男子被邪魔(内心的欲望、仇恨、绝望)所纠缠,没有尊严地生活在坟墓(与社会和别人隔离)的孤独境界,与耶稣相遇之后,重新穿上衣服(人的尊严和自信)。
当天的弥撒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描述以色列子民埋怨上主没有垂顾他们的斋戒。教宗从这一点展开他的弥撒讲道,强调务必分辨表面工夫和实际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