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生动地分享了“被”字的深意,称修院的培育,就是“被”陶成,“被”培育,“被”雕琢,只有经过这样的培育,经历这种痛苦的洗礼,生命才会“被”升华。
中国神长教友做了非常好的榜样:不只看到自己国内的痛苦和需求,而更注意到他人在远处的困难与急需。我们中心也收到了中国神长教友及新教界朋友为我们筹集的医用防疫物资,再次感谢你们的团结友爱精神。”
教宗强调,在一个转面不顾人的痛苦、对照顾弱小者和脆弱者“一无所知”的病态社会中(64-65号),我们众人都应邀克胜偏见和个人利益,做他人的近人(81号)。
2002年10月16日,他颁布《童贞玛利亚的玫瑰经》(RosariumVirginisMariae)牧函,在欢喜、痛苦、荣福十五端奥迹以外,补充了光明五端奥迹,丰富了对主耶稣公开生活的默想。
同时,拒绝给予别人“爱的警告”,也是怕我们陷入痛苦和死亡的危险中。“爱的警告”是必须的,且能救人脱离罪恶和死亡的危险。
不是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已经给了我们人生和生命的死亡一个新的“出路”,一种新的意义:“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痛苦不能伤害他们”(智3:1-9)。
我们方才听到的依撒意亚先知书那段话,以更明显的方式,在以色列处在痛苦和遭威胁的局势中,指出同样的过程: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肩上担负着王权(依9,5)。
在主耶稣爱人爱到底的盟约中,夫妻缔结婚姻的盟约,选择无论环境顺逆,疾病患难,成功失败,死亡痛苦都一生忠信,彼此相爱,一起成长。主耶稣在给门徒们新的命令时说:“正如父爱了我,我也爱了你们。
在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当约伯只注视痛苦时,只有叹息生命的艰难和无意义(约7:1-7)。当他转向天主时,就豁然开朗。所有基督徒的服务,都是延续并提供主耶稣爱人的服务。
面对这种祈祷的困难,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主耶稣在艰难困苦中的祈祷,祂在面对困苦和死亡时,甚至面对天父“没有俯听祂的祈祷”时(路22:39-46),即使在痛苦的十字架上,祂依然转向天主,继续祈祷(路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