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堂区、林西堂区、小稻地堂区、东安各庄堂区、西安河堂区、卢龙堂区、八户堂区及五家庄堂区应邀参与,陈广群神父、付景会神父、李永鑫神父、张海平神父、沈志毅神父及刘允山神父陪伴青年们活动。
有春秋季办的堂区活动式福传培训,有夏冬寒暑假的少年培育,也有间隔一两个月举行一次的传道员不间断培训。笔者经历了几次学习班后,发现了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故此提出供大家品鉴。
在西方,这几年很少用农历,除了过春节时确切地知道是农历正月初一,其余的时候真的不知初一十五。心中不觉一阵惆怅,今夜总觉得要写一点纪念奶奶的文字。
刘静山六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入了渡口天主堂小学上学,1927年春,转至内蒙古杭锦后旗陕坝镇天主堂学校上高小一年半。至此,刘静山在教会学校读完了小学。
以理性认知去碰触他就像是在观“画”:“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许在我们的推论中他会很美好,但无论如何那样的感觉都不够真切。
如基督教方面有,圣经联合公会中国事工柯伟生主任(Mr.KuaWeeSeng)、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丘仲辉董事长、凌春香董事;天主教方面有,天主教圣经协会秘书长杨德范神父(Rev.JanJ.Stefan&
于是,我好奇地找了他的一幅又一幅的画作来看,例如:《簸谷子的女人》(1848)、《播种者》(1850)、《牧羊女》(1852)、《拾穗》(1857)、《扶锄的男子》(1863)、《喂食》(1872)、《春》
他用两句话概括了宗主教70个奉献的春、夏、秋、冬——“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谈到蒙召的境界时韩主教说:“一位名副其实的修道人,不为物所累,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别人的评价所困。我们的宗主教做到了。”
春节后的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八),是苏州教区吴惠中多默司铎离世的第35天。按国人习俗,为纪念逝者,这个以周为时长单位的日子,被称为“七”。第五个“七”,是对亡者怀念祈愿的大日子。
《时代论坛》社长李锦洪赞许古伦神父确是一位体大思精的大师,融贯不同文化进入圣经的智慧,予人莫大启迪。李锦洪亦从中国文化的底蕴,以八种对比的观点,回应古伦神父的八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