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直不能让我完全领略其中之意,直到今天,透过这首诗,才让我更深层次的完全明白,民间的“一枝一叶”细小的事情都无一不在天主的关爱之下,让我深深感受到天主的临在,感受到天主的大爱。
2004年我在搜集博士论文资料时,发现1946年的天津《益世报》中有一篇关于“正定教堂惨案”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叫笠原。他应该是一位教友,因为他的字里行间对文致和主教充满了崇敬的心情。
爱的力量是那样的厚重,爱的花朵是那样的娇艳,爱的果实是那样的芳香甘甜。爱的舞台上,从来就没有灰暗、颓废、无奈、苦涩、失望的角色。一旦我们的生命与复活的耶稣相遇,你就拥有了一台特大功率的生命发电机。
当今时代,很多教友对教会的信仰仍然是一知半解,对于福传的责任更是毫无意识。还有些教友仅凭着各种宗教都是叫人行善的想法去面对天主教的信仰。
离婚是一个不幸的境况,在不同的情况下,夫妇双方所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天主教会不赞同离婚,但在牧民上仍像慈母般愿为教友提供适切的协助。
在我们许多神父的观念里,似乎只有教友才是我们服务与关爱的对象。有位中国神父到美国访问。习惯性的问美国的一个本堂神父说:你们堂区有多少教友?神父回答说: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子民,都是我服务的对象。
2008年9月3日,是爹妈牵手走过的六十个春秋的纪念日——钻石婚。四年过去了,可那温馨的场面在我的记忆里依然清晰。记得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的义人。(路15:7)荡子回头的故事大家可能耳熟能详。故事一开始,便说了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去年圣诞节,我和妻子及三个孩子在法国踏上由巴黎去尼斯的旅途,由于连续五天的坏天气,旅途上一切都很不顺心,我们住的旅馆尽是些敲诈勒索旅客的“陷阱”。
2000年9月16日的早晨,突然有人闯进我的房间告诉我,说有人在堂门口扔下一个纸箱子。“弃婴!”经验告诉我,一定是又有人偷偷丢弃他们有残疾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