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赶上当时的副本堂刘平波神父的母亲回娘家来,张桂兰的丈夫请这位母亲为她覆手祈祷,同时这位母亲也要求她天天祈祷。回到家中,张桂兰天天盼病好,一天到晚不停地祈祷,并许给天主痊愈后要去福传。
于是,在1922年3月18日,圣母圣心会总会选举狄文治(F·leoDewilde)神父为省会会长,葛永勉(ClaeysFloient)神父、鲍恩波(DepuyatNotber)神父为参议。
这些原因不可谓不具体和迫切,但就法理层面而言,《拉特兰条约》的第24条确实构成了教宗从昔日的国际仲裁人到今日恪守中立立场,以和平代替偏袒一方的态度,这一态度即便在二战期间宗座饱受威胁,地方天主教会在德、波、
书中第7页载:刘司铎讳嘉禄,圣名西满,城固刘家人,生于1742年……1756年8月21日入意大利那玻利城攻读哲学、神学,1766年晋铎,1771年回国,传教陕西各地
万历皇帝赐地,葬于北京西郊滕公栅栏,一个伟大的名字也被永远地刻在了石碑上——耶稣会士利公之墓。
在降福信友之前,圣座家庭委员会主席安东内利枢机感谢教宗和在场人士,他说,这几天的家庭大会令人难忘。
弥撒之后,神父把圣体迁到旁边另一个祭台上,这时当地的年轻人就起身离堂而去,而我们中国人一起聚到圣体前,诵念了《钦敬圣体仁爱经》:至慈吾主耶稣,基利斯督,自甘受伤倾血……在国内
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得以幸存的犹太作家,埃利·维瑟尔讲说,有一天,德军把囚犯们集中在刑场,让他们目睹一个九岁犹太小孩被绞死的情景。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如果不接受教会的活训导,那就连圣经也不可靠了,因为我们的73卷圣经之所以为圣经,也是由教会的活训导所决定的,即1546年脱利腾大公会议决定的。
著名的圣言会的哲学家司密特教授为田书作序,在序言中说:“田先生的《中国古籍中的天道观》利用了龟甲卜辞和周代青铜器铭文等出土文物,成功地使‘一神思想在中国’正确、系统、有据地活现在今天的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