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在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进德助学金部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在此,也吁请各位神长教友伸出援手继续支持助学金项目,圆更多贫困学子的读书梦。
柯艾芙夫人读了那么多年的经,甚至还带领别人读经,所希望及祈祷的是别人的改变,尤其是她丈夫的改变,她孩子的改变。可是,有一天她得到了圣神的光照而恍然大悟,认清了应该改变的是她自己。
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父亲为了信仰曾一度身陷囹圄,右腿致残,即使这样父亲也没有背弃信仰,并且更加坚定了把这个孩子献给天主的心愿。等到稍长,白天上学,晚上关上门窗,在昏暗的油灯下,阅读《古经大略》等圣书。
尊重天主的一切创造物和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环境,意味着看护别人,关心所有的人,用爱去关心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老人和那些最弱小的人,而他们却往往处在我们心灵的边缘地带。
夏天天热,不少孩子到树洞里去睡觉,绿阴阴的树头像一把大蒲扇,给下边搭了一个大凉棚。老槐树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慈祥地俯视着它下边一代代的众生,感叹着人间的暖雨冷风、兴衰际遇。
他一只手抚摸着额头,叹息着摇摇头,说:“哎,他们还只是一些年轻无知的孩子。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有所悔悟。”他一边说一边弯腰捡起水管,调节好龙头,又开始浇起花来。
这座特别为修道人的父母开办的养老院,环境优美,设备齐全,设有单人和双人套间,属中国首创。此养老院由山东省聊城教区“中华圣母会”的修女们负责管理、服务。
和平堂夏毓霞教友在座谈会上讲话当有的孩子考上大学了,他就买了很多《英汉大字典》,送给他们。对素不相识的人,甚至在路边卖水果的人,他认识了也会送给他们的孩子英语字典,鼓励他们好好读书。
事实上,叶先生更愿意承认一位在中国绘画史上几乎是籍籍无名的画师做自己的启蒙老师。1950年代初,少年叶先生奉父亲之命,追随徐家汇土山湾画馆的余相公学画。余凯是画馆解散之前的最后一任馆长。
1867年的10月中旬,会祖把第一批远赴中国服务的两位修女送上了火车,当火车开动时,会祖的心被撕裂了,她没有回修会,而是拖着沉重的步子再次来到得胜圣母的足下祈祷,从那里获得支撑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