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圣堂里,我们也发现一个奇怪的想象,不少教友:来参与弥撒,却不领圣体。既然来参与感恩圣宴了,怎么不领圣体呢?可能有的人感觉自己不配领圣体,有的人可能没有来得及办告解。
到2006年底,香港有教友约25万,堂区50余个,大小圣堂近百,神父300多人,一位枢机,一位主教,修女500多人。香港天主教会办有幼稚园40余所,中小学260余所,大专院校2所。
教我画图画的郁沛然老师接受本堂牛神父的委托,为杨浦区和平之后圣堂的全部窗户配上彩色塑片窗花,因为郁老师是有20多年做窗花经验的专家。由于郁老师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他将此任务交给了我。
此后,孟高维诺得以在北京建立圣堂,传播福音,并获得良好的成果。元朝覆亡,明朝建立后,不知为何,天主教在中国竟然销声匿迹,似乎未曾存在过一样。
天主不仅在我们生命的外面,在我们祈祷的圣堂,在万有中陪伴我们,更在我们的生命之内,和我们一起生活。和天主一起生活,是我们人的“原始记忆”(创2-3),也是每个人内心最大的渴望。
从今天开始,学习认出圣堂里的哪一位兄弟姊妹是“化了妆的主耶稣基督”。从今天开始,学习认出身边的人就是天父的儿女。从今天开始,使自己的衣着、言行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更像主耶稣的兄弟姐妹。
主耶稣将“爱的诫命”留给了我们每一位基督徒,我们今天也要问问自己:我今天想给和我一起来圣堂的人留下什么?我今天想给和我接触的人留下什么?
这也是我们圣堂里的教友越来越少的一个原因。神父们不是不想传福音,而是在培育过程中,只学习了牧灵,没有学习传福音,所以,在堂区和实际生活中,不会传福音!
据《大智度论》记载,无色界因着于乐境,命尽之后,堕入欲界,受禽兽形;色界诸天则从清净处堕落之后,还受淫欲而生不净中;至于欲界六天,则因着于五欲,而堕地狱受诸痛苦。
仅他领导的兴中会中有明确记载的基督教徒,即有陆浩东、区凤墀、郑士良、左斗山、王质甫、何启、赵明乐、赵峄琴、苏复初、苏焯南、毛文敏、胡心澄、胡心泉、吴羲如、练达成、宋少东、毛文明、黄旭升、邝华汰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