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想,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灵修基础,有了一份对生活的淡定和理智,对诱惑的抵挡经验。严格地说,这不是修院给他的,而是天主借着滚滚涌动着的红尘浊流,让他逐渐看清楚自己的圣召。不容易啊!
小儿子马灵佑天资聪颖,他循循善诱,给他讲圣教史、圣人传、圣经故事等,圣召的种子开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发芽。1989年,马灵佑高中毕业,听说李镜峰主教住在歧山县蹇家滩,就去跟李主教学拉丁文。
因此,「生态教育和灵修」是最后一章的主题,基本上也是整篇通论的高潮,赋予人们选择的自由。简而言之,「生态皈依」不仅仅是开展绿色生活方式的个人和社区计划。
李稣光主教还讲述了曹军良神父的生平经历,对曹神父的牧灵工作给予肯定。弥撒后,由教区秘书长卢学利神父主持,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追悼会。
信耶稣之人有了属灵的生命,还要靠它喂养才能健壮。知道自己与神的关系密切,就能对一切遭遇处之泰然,因为天主会照他在圣经里所说的话,护佑信靠他的人。
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大的了。”
灵修不该被理解为个人的事情,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灵修的本质是建立关系,是人和天主之间的关系(超越人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及人和自己的关系(内心关系)。
即使是这样,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是在欧洲社会和教会内外交困的情形下召开,又在普法战争爆发、罗马被占的乱局中草草结束的,其对教会信仰生活及牧灵福传的分辨与指导几乎乏善可陈—&
(弥撒中的)读经、祷词与歌曲,若能尽量适合参礼者的需要、心灵的准备与能力,则必将增强弥撒圣礼的牧灵效益。这点可透过适当地运用下列各项选择而达致。
这也是他的第4次国际牧灵访问。9月22日,教宗在返抵罗马的第二天中午,同以往那样,前往罗马市区的圣母大殿,在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小堂内静默祈祷,感谢童贞圣母的护佑,使他顺利完成在阿尔巴尼亚的访问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