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位女博士的信仰旅程
2003-04-11

先生信仰很虔诚,闲暇就会给我讲些教会知识,说实在的,很长时间我也没有搞懂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有什么不同,但星期天倒是同意到教堂了,不过当时外国人只能在国际礼拜堂礼拜,所以我们就到那里去。

教会史上最悠久的修会团体之一——本笃会
2004-10-12

圣本笃及其会规曾经影响了整个基督教世界,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即使今日,一些修会还在使用“本笃会规”。本笃会士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修会,不像其他国际修会那样拥有一位最高元首———总会长。

穷人就是基督
2006-07-19

她建立濒死者收容所的意图,是希望这些人死得有尊严,而并非像某些人所猜想的那样,是企图劝说印度教徒皈依基督教,或者要他们以认可基督教义,甚至罗马天主教义来换取食物和庇护所。

清明节:从清明节祭祖看宗教本土化及相互影响
2016-04-05

如今上海、北京、广西等地的一些基督新教团体已经开始举行清明节追思礼拜,实际上是在摸索适合中国基督教本地化的途径。

一名医生的见证
2017-04-10

我们科的主任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徒(即国内所称的基督教),而责任主治医师是一位佛教徒。另一位主治医师和我一样是一位天主教教友。这样特殊的科室,我不知道在中国是否能找出第二个。

读杨绛奶奶的《走在人生边上》
2009-02-11

基督教颂扬信、望、爱三德。有了信仰,相信灵魂不死,就有永生的希望。有了信仰,上帝就在他心里了,上帝是慈悲的,心上有上帝,就能博爱众庶。”

最伟大的传教士
2010-06-21

在利玛窦神父自己的笔下,他如此说:我希望由于保留这样的记录而使我们耶稣会进入中国这个闭关多少世代的辽阔领土以及从这个高尚民族所采摘的第一批基督教果实的故事不至湮没。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2010-07-07

但她相信,因果法则(佛教称之为“因缘”)要求我们避免种下任何可能的恶因,博爱原则(基督教称之为“爱邻人”)要求我们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存。

鲁帕科·罗坎德神父,从孟买到科特迪瓦的传教之旅
2019-08-04

在印度这样一个多宗教环境下就能发现基督教信仰是如何改变看待别人的方式,并与其他宗教传统进行交流。爱、服务、宽恕不是一种手段,而是成就人和信仰的本质。

吾有慈母心足慰
2007-06-14

他用独轮车推着女儿到三十里外濮阳县基督教创办的学校去读书,那时候母亲才十二岁。两年后毕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