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始于圣灰礼仪,「却带我们通往逾越节守夜的火焰,使我们在圣墓中发现耶稣的肉身并未化成灰烬,而是光荣地复活」。
逾越三日庆典,今年它对我来说将是更加特别。”
那些在逾越节清晨去基督的坟墓傅抹祂身体的妇女门徒教导我们,“透过为耶稣作见证而与祂相遇”。教宗方济各在星期一的天皇后喜乐经祈祷中强调这一点。他要求我们将这一教导珍藏在心中,并关注这些女性的勇气。
这段期间,我们纪念和庆祝真光(救主)已经来临,圣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他来是为拯救处于黑暗和死影下的人们(即逾越奥迹的开始)。
众所周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表现的是主耶稣在逾越节前的晚餐;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都取材于《圣经》,成为罗马教堂的经典雕塑。
实际上,在逾越节之前,他们还充满热情,认为耶稣将彰显祂的大能,但节日却成了他们生命中最悲伤的一天。耶稣於是展开了祂的希望疗法。教宗说:在这条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一次希望的治疗。谁来治疗?是耶稣。
战胜自我、牺牲自我,提升人性向天主性的逾越以彰显教会的神圣性。(1)为福传事业作准备。保禄在阿剌伯旷野隐修3年,准备5年。启示我们走圣召道路要不断增强毅勇、悟性的道德品质,精通民俗礼仪和适应多元文化。
这一天是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教宗的要理讲授自然以耶稣的苦难为主题。他强调,在耶稣的苦难奥迹中,我们看到全人类的痛苦,他们藉着耶稣的复活将获得救赎。
复活的基督藉着祂的逾越奥迹已经居于历史,而教会,由共融与和平的圣事所构筑的教会,通过传播仁爱福音的宣讲,彰显天主的拯救计划。因此,宿务圣体大会将探讨圣体与使命的关系。
教宗鼓励众人在庆祝逾越奥迹的复活期第二周,想想我们的团体,包括教区、堂区和家庭等团体,祈求和谐融洽的恩宠,那是圣神赐予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