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24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希望永不落空
2024-12-26

回顾我们如何常常安于现状,适应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一位了不起的神父兼作家为圣诞这样祈祷:“上主,我向祢请求一些折磨、一些不安、一些悔恼。在这圣诞日,我愿意自己是一个不满足的人。高兴,却不满足。

新时代的中国教会
2017-05-10

一、本地化问题礼仪本地化在中国应避免两条路线:一是忽视精神面貌而只注重琐碎的仪式的改革;二是没有原则地完全适应本地的旧风俗习惯,或丧失立场地去迎合时代潮流。

选择决定人生
2019-08-18

在学校里,父母、老师等帮你们准备好了一切,风平浪静,友谊纯朴,无忧无虑;而社会上,你们要学习适应复杂多变的人情和事件,甚至要面对惊涛骇浪,瞬间万变的处境。

特稿:当中国改变,德日进重现眼前
2015-02-20

适应中国文化和其他事情上,德日进不是一个新时期的利玛窦,也不是与传统传教方法容易调和的人。他时常觉得自己是被流放。

横滨: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后的反省:不幸和爱心
2011-03-14

但他们好不容易来到日本后,一时又无法适应日本的生活,尤其是语言障碍使他们陷入困境。所以,我当时作为一个志愿者给他们教日语。

“圣灰”的意义与“圣灰礼仪”的沿革
2012-02-20

但是,后来因为领圣灰变成一些信友的热心方式,因此,教会为那些期望领受圣灰而又无法在平日到圣堂的信友,作出多元的适应(如:信友可在四旬期第一主日领受圣灰;在华人地区,若圣灰礼仪适逢春节其间,因为与传统民情不合

特稿:利玛窦列品随想
2014-01-16

可他带来的宗教是个高度制度化、自成一体,且领导中央位于中国之外的信仰团体,这令世俗公共管理当局极不适应,难免心生忧虑,纠结连连。这个天主教究竟是罗马的天主教?还是中国人的?

中国祈祷文的起源
2003-07-04

为了将福音广传,他们有了新的抉择:从科学转向哲学,从宗教转向道德,努力适应本地风俗与文化。为了使中国读者能理解,他们竭尽全力译书著书,将皈依者带入天主教信仰的核心——救世主耶稣基督其人其事的启示中。

马杰:我的终身执事圣召
2016-10-13

那时我们领洗才两年,来到加拿大后我一直很忙,一方面要工作,要适应异国他乡的新环境,一方面要把家安顿下来,对教会的事也不甚了解,只知道作终身执事是很忙的,平时除了要做自己原有的工作以外,周末的时候要花很多时间在教堂服务

马杰:我的终身执事圣召
2016-11-08

马杰执事正在讲道马杰执事为儿童授洗那时我们领洗才两年,来到加拿大后我一直很忙,一方面要工作,要适应异国他乡的新环境,一方面要把家安顿下来,对教会的事也不甚了解,只知道作终身执事是很忙的,平时除了要做自己原有的工作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