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基督徒也蒙召叫而成为“主耶稣的光荣”。十字架的苦难,就是主耶稣爱人的光荣。“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
在2025禧年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特殊节点,望德促使我们信徒回顾天主的信实作为,亚巴郎——亚伯拉罕从蒙召离开本土前往应许之地,到以色列民族在苦难中坚守对天主拯救的盼望,这些过往的事迹都成为当下基督信徒满怀希望的坚实基础
20年里),很少明确,系统和深层次地,和团体一起,去看,去触及,去发掘,去分辨和体会圣神所赐本修会的独特神恩,并进一步的,在修会神恩的光照下,分辨自己作为本修会修女的身份和献身使命,以此活出自己独特的蒙召的身份和献身的使命
请众同祷,恳祈天主,以尔显修圣人安多尼,照临洪恩,普下尔公圣教会众人,以蒙神佑,以享永乐。亚孟。因其属于文言诗体,念之者很难以彻悟其深意,故不揣冒昧,将自己的理解简述于后,供主内兄弟姊妹参考。
天主,仰望祢的人,必蒙助佑;离开了祢,一切都没有价值,更无圣善可言。请祢广施怜悯,使我们在祢的引领下,善用世上易于消失的财物,以获得永生不朽的赏报。阿们!
依撒伯尔因为两个胎儿的相遇而充满了圣神,认出了玛利亚就是“天主之母”,是蒙祝福的。基督徒之间人和人的相遇,其实就是天主临在的方式。
在苦难临到之前,约伯虽为“完人”,却对天主的全能有着理想化的理解——他以为义人必蒙福,恶人必受罚,直到灾难击碎了他的认知框架。
谦逊是蒙天主悦纳的根本态度,如梅瑟一样,不张扬、不争权。对领导权威要有敬畏心,不可轻易批评天主所立的仆人。悔改要真诚具体,如亚郎那样哀求赦免。
以色列作为预像:今天的教会就是那蒙召与分别的民族,应当以圣洁与信赖回应召叫。《户籍纪》第24章问答1.问:本章伊始,巴郎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代表了什么?
答:天主最初明确禁止巴郎前往咒骂以色列人,因为以色列人是“蒙祝福的子民”。但后来,当巴拉克第二次派出更高贵的使臣,天主允许巴郎随他们前往,但明确吩咐他“只能说我吩咐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