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之一是“宗教与环保”。
“不及”或“过之”是目前许多信友的问题。“不及”者时间精力不多,又无稳定灵修方法;“过之”者则贪多,各种方法各种敬礼都参与,然而缺乏专注,难以生根。
精神食粮之“垃圾食品”和“营养套餐”精神世界的“垃圾食品”就是能让人暂时感觉快乐,但是快乐持续时间短,快乐过后很快又陷入空虚状态的活动,例如喝酒、追剧、刷视频、宴乐……这些本性的作为,只能产生肤浅而短暂的快乐
不同于「冷漠、疏远,甚至是谴责,这些人受到天父的慈悲所触动,以之作为终生事业;那是小心谨慎、毫不张扬、不为人知的慈悲,却又能提供支持,并再次带给我们每个人生命和故事」。
你们在铎职培育之路上养成这种态度,而且它对办告解者和听告解司铎都助益良多。听告解司铎活出他的父爱,如同荡子比喻里的父亲那样,为儿子回家而满心欢喜。我们是否拥有这种接纳、这份喜乐?
按理说,万事之先,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它是否对灵魂有益?是否对天主的光荣和灵魂的得救有帮助。
在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达味的例子,他曾经由于贪恋自己部下乌黎雅的妻子巴特舍巴,与其发生奸情,又害怕事迹暴露,因此暗中设计害死赫特人乌黎雅(撒下11);之后由纳堂先知前来指责他,使其伏首认罪。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他的意思是说:我家本来贫穷,我已经有好几个月不饮酒、不吃肉了,这样可以算做守斋了吗?孔子回答:“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第五台《已亡日课》云:“以行予书之审判,此即为众圣之荣”其意是,审判之日,乃是众圣人荣幸的事情。中国的孔子也告诉我们:“内省不疚,吾何忧何惧?”
今天的巨石有战争之石、人道主义危机之石等等。教宗方济各3月31日复活主日正午时分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发表复活节文告,强调了这点。他指出,唯有耶稣“能推开那阻碍生命道路的大石”,为我们打开生命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