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的人,常引起争端;含忍的人,却平息争论。应对得当,自觉快慰,言语适时,何其舒畅。生命之路,使明智的人向上,为此他能避免向下的阴府。
那些在第十一时辰来的人每人领了一个德纳。于是那些先来的人心想自己必会多领,但他们也只领了一个。因而就抱怨说:“这些最后雇的人不过只工作了一个时辰,而你竟把他们与我们这些整天受苦受热的同等看待。”
在10月24日的闭幕会上,教宗方济各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说,真正捍卫信条的人不是要抓住其文字,而是其精神,不是为了观点而是为了人,不是要强调形式而是要强调天主无条件的大爱和宽恕…&hellip
教会信仰里(信经)有诸圣相通功一句,就是说,天堂、人间、炼狱的善功是相通的,我们在天堂的亲人可以在天主台前为我们祈祷求得恩宠,我们在世的人也可以通过善言善行为炼狱的灵魂求得宽恕,使他们少受炼狱之苦。
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周围的人,反省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都不会笑,或者忘记了笑。作为基督徒,您每天过着喜乐的生活吗?作为基督徒,我们总是充满着新希望常言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实际上,耶稣不是道德说教者,祂把流泪和微笑的人,把在肉体上痛苦与喜乐的人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法律。
在圣周五的最後一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右盗的苦痛操心;在复活主日的清晨祂又为玛利亚的悲痛与爱劳神,因为这就是耶稣的作风,祂是一个热爱交往的人。耶稣从不看人的罪过,只关注人的苦难与需要。
生命的过往一一从我们的眼前经过,从父母到兄弟姐妹,到其他我们相遇的人,他们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伤害。一一向天主敞开,何处有伤口,天主的爱就停留在哪里,愈合我们的痛点。
第二个圣经图像是法利塞人向上主祈祷说时的:「天主,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路十八11)这是我们时常面对的一种诱惑,即「分离主义的逻辑」。
虽然父母不理解,但内心的渴望促使我坚守修道之路,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神父,为教会、为社会、为那些不认识主的人,更为天主的救赎工程,献上我这卑微的一生。锅炼银,炉炼金,天主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