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0日《信德》中刊出的张丽丽的“搞好堂区建设应与时俱进”一文中已分析阐述得很到位。所以我只想从一个普通老教友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谈几点补充建议,仅供参考。
石家庄市政协主席张兴堂、原石家庄市政协主席李宏英等领导亦莅临现场。
对于教会的游行呼吁,台北总教区教友张德兰对天亚社说,她不会参加,因为这种抗议游行要动用很多警力,还带给社会不安定。
由韩英进主教主礼、7位神父共祭。来自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佛教协会、新闻媒体、西北大学宗教造型研究所所长、即圣母抱耶稣水墨圣像作者岳钰教授及神长教友600余人参礼。
刚开始有张金旺、王先恩、李金苗等教友,当他们先后逝世以后,在天主的感召下,后继队伍不断自行壮大。助灵组的成员常年风雨无阻地奔走在工作的第一线,为教会忘我地工作着,为天主默默地奉献着。
震旦培育出的著名人物有:张元济、邵力子、于佑任、张若谷、马君武等。1905年,马相伯任校长。1911年马相伯礼聘孙中山先生为校董。
回忆往昔岁月,作为信德的一员,当年曾受张士江神父委托,为“信德”的发展尽过绵薄之力,为之培土浇水,并亲眼见证了她的成长之路,且受到教益。
有关修院情感培育问题的反省张建芳神父景县备修院院长教会自从脱利腾大公会议开始,修院成为培养神职人员的专门教育机构,梵二大公会议《司铎之培育》法令再次强调“为司铎之培育,大修院是必需的。”(4号)。
伴着神圣的旋律,湖北随州堂区教友代表团在张神父的引领下,于5月21日起程到河北任丘市圣若瑟残婴院,去承行主的圣意,体验特别的朝圣活动。主说:“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
小巴拉盖是个好地方,天主堂照护我,现在又收留了我,边神父就是我的亲人,天主堂就是我的家,感谢张大夫免费看病,感谢卢明生服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