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最有代表性的几篇训导文献:庇护十一世的《四十周年》(QuadragesimoAnno,1931)通谕,若望二十三世的《慈母与导师》(MateretMagistra,1961)及《和平于世》(PaceminTerris
若望·希福尼是知名的电视和剧场演员,他与妻子依撒伯尔结婚16年,养育了三名儿女。这对夫妇在会议上谈到,带年幼儿女的父母亲很难找到祈祷的空间。
例如,复活蜡烛作为逾越奥迹的象征,在八日庆期中始终置于祭台旁,其火焰代表复活的基督是“世界之光”(若望福音8:12)。这一象征物在礼仪中的持续存在,提醒信友复活的恩典贯穿整个庆期,乃至信友的一生。
“如果缺乏爱德,不仅少了信德和望德,也剥夺近人的希望”。“贫穷的结构性因素”必须得到解决。
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应切记耶稣的这句话:你们是地上的盐,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使它再咸呢?它再毫无用途,只好抛在外面,任人践踏罢了。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
我若把我所有的财产全施舍了,我若舍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没有爱,为我毫无益处。(格前13:3)天主是爱,他要你在世上学习重要的功课——如何去爱。
他看到一个人在山上向人们宣讲: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宾虚带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从麻风病谷中回家途中,看到街上空无一人,宾虚追随人群而去,看到罗马巡抚彼拉多正在下令将一个人钉十字架
主,我真的很生你的气,每天跟随你,只有背不完的十字架,我真的很痛很累。主,你的喜乐在哪里?你的平安在哪里?为什么我品尝不到你的甘饴仁慈?主,请告诉我,告诉我究竟错哪里了?
这次葬礼,共历三日:第一日,有140位教友手执白烛,从上海城内圣堂出发到南门外的桑园,最前有执十字架者引导,继之以耶稣苦难旗,有四位青年手执香炉,一路燃香前行。
所以,真正的禁食是为了领受那「真正的食粮」,即实践天父的旨意(见若4:34)。亚当虽然没有遵守天主所命:「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信友却藉着禁食,愿意谦逊的服属于天主,全心信赖祂的美善和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