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分学者对区域教会史作了一定探讨,如陈支平、李少明的《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陶飞亚、刘天路的《基督教与近代山东社会》、林金水的《台湾基督教史》,刘鼎寅、韩学军的《云南天主教史》,等等,这些著作对当地基督教的传播过程及特点均有分析
玫瑰山庄的建立提升了当地的精神文明,也使许多不信神的人为神圣的事折服。我们追忆老主教,天主圣神的敬畏、孝爱、聪明、刚毅、超见、明达、上智七恩临在他身上。
一位中年妇女说:从领洗至今10个月的时间里,我只有一个主日没有进堂参与弥撒,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出差,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寻找当地的教堂,因为我体验到了信仰带给我的改变和喜乐。
伊波纳的主教去世后,奥斯定便在公元395年继任为当地的主教。
如今,当地人们经过多年跟教会的接触,对教会已有了一些了解,反对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注视着教会,教会如何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向人们展示自己信仰的魅力,将直接影响着人们接受信仰。
当年梅丁两位前辈、同事、朋友们的上海话交谈和耐心翻译,训练我习惯听懂和说一点当地话。1989年3月中旬,居住在一楼的陈云棠神父带我做了晋铎前的退省。
王若瑟在我们当地有很高的威信,颇受敬重。他对天主的信赖、对圣教会的忠诚、对教宗的热爱及他的善言善行深深地感染着我。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却勤奋好学。
远近各地的人来在他跟前办神工,亚尔斯变成了当地最热心的堂区。
依稀记得其中有要理问答也有关于子女教育一类的书,那时候教会书籍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当地也没有教堂,买不到《圣经》,爷爷就每本抄很多,送给周围有需要的人。
他是一间当地小学的校长,主日还到教堂的活动中心教中国人英语,我是从贴在每间门上的分班级的纸牌子上猜测的。美国人很友善,在那里的华人也很友善,教友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