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在默观隐修院、献身生活团体、使徒生活修会团体的弟兄姊妹,他们的见证提醒天主子民「天国的奥秘已在历史中运作,而终将止其至善於天堂」(《奉献生活》1)。谁能认为自己配得上担任司铎的职务?
而在2016年,我到奥地利参观一个奉圣母为主保的隐修院——“白冷会”,那里的修女们个个笑容满面,她们说:“我们的一个理念是:把天堂上圣母的喜乐带到人间。”
一、利玛窦首用上帝之名中国天主教之父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自1582年,即努力学习儒家典籍,在遍读历代经典后,他认为先秦典籍中隐含有至上神——上帝的概念
一、利玛窦首用上帝之名 中国天主教之父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自1582年,即努力学习儒家典籍,在遍读历代经典后,他认为先秦典籍中隐含有至上神——上帝的概念
在跟随主耶稣时,门徒们的“外在理由”可能是高大上的生命、信仰和永生等等,然而,每个人的“内在理由”,却往往隐而不彰,因为感到“不够档次”。其实,这个“内在理由”才是一个人的生活动力。
隐修传统中的“静观祈祷”,正是培养在看似无果的黑暗中信靠天主的能力。2.生态危机中的圣周六意识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指出,地球正经历“生态的圣周六”:“受造界以呻吟期待救赎的完成。”
在谈到非神职的修会修士们时,教宗说对这一圣召需要有新的认识,并因此要求当时在场的圣座修会部部长及秘书能够组织一场比较令人满意的反省。
修道人对于燃起这份热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希望这次福传推进大会的决志中,能够激起神父、修女和修士的信仰热火。
抗日战争时期,印尼华裔神父杨安然修士曾多次往返南充和重庆之间,这位外国传教士受中国抗日的影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十分愤慨,并对中国人民奋起抗战寄予很大的同情,继而产生为中国的抗战做点事的想法。
4位神父、4位修士修女在带领大家不断高声祈祷、大声赞颂的同时,分别为所有参加聚会的信友和没有领洗的教外朋友覆手。有十六、七位教友领受了语言之恩,开始用舌音赞美祈祷。奇迹是天主全能的彰显和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