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的群众从毛里求斯和这个印度洋地区的其它岛屿远道而来,聆听耶稣宣讲的真福八端。」真福八端是这次讲道的核心。教宗指出,真福八端有如「基督徒的身份证」。「如果有人问:『怎样做才能成为好基督徒?』
1650年被委任为中国耶稣会传教团代理人,赴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1654年抵罗马,发四愿。在罗马经过5个月研讨,获得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及传信部枢机团赞同,对中国礼仪问题发布一有利的训谕。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方豪神父认为法国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父编著的《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是一部“不朽巨著”,本书详细记述了自1552年至1773年期间,以利玛窦为首的460余位耶稣会士在中国展开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这种果实包括:爱心的果实:爱人如己,甚至爱仇人;悔改的果实:在生活中不断归向天主,远离罪恶;传福音的果实:将基督的救恩分享给他人;圣德的果实:在思想、言语、行为上追求圣洁;服务的果实:以谦卑的心服事他人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
罗如望神父去世后,光启服孝一年,对人说:某受洗于罗神父之手,是真吾神灵之父也,礼宜尽孝。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创世纪》,讲述天主向亚巴郎承诺他将成为万民之父,但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必须遵守与上主的盟约。教宗用这段经文来解释法利塞人面对耶稣讯息时的封闭态度:他们错在「把诫命和天主的心意分开」。
在波黑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祈求天主说:作为罗马主教,首位斯拉夫人教宗,我跪在祢台前呼求:‘我们的天父,人类之父,万民的父亲,求祢把我们从瘟疫、饥饿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吧!
教宗说:若这恩宠的河水不流入天主的汪洋大海,它就会为自己工作,成了谎言之父的工程。教宗也提到虚荣心对掌权者的诱惑。他说:有多少领袖成了喜爱炫耀自己的人?权力使你有虚荣心!
领受耶稣的圣体,我们就领受祂的生命,成为在天之父的子女并彼此成为兄弟姊妹;领受耶稣的圣体,我们就与真实生活和复活的耶稣相遇。领受圣体圣事意味着进入耶稣的思维方式,那白白赐予的逻辑,分享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