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未纪所记载的上主的这些话,包含圣经中大禧年的基本原理,为亚巴郎的子孙来说,也正符合他们的觉察:他们是应许之地的旅客和朝圣者。
这一切让人在祈祷中学习,让人宽心,让我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支柱上下来。这一切教育我们聆听他人,在我们中产生默观的静默。我们在祈祷中学习默观,跪在上主面前,不但是肢体,更是用心来下跪!
它会为我指出我的内在价值,它也会要我面对一个问题:我是否想要被其他人或他人的意见来定义我的人生,或者我希望上主来决定我的人生。恐惧最终会带我到上主的面前。
教宗本笃十六世援引«天主教教理»上的话来突出人类的宗教本性。
虽然诱惑也是很大的,常常我们都在一些疑虑上打转,像是「到底该怎么做?」或是「我进教堂,不过生活是另一回事」之类的。
可是从上面耶稣的一段比喻中,觉得他怎么也会讲出这样严格的话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装出一副十分和善的面孔,与其套近乎、拉家常,待时机成熟时,很自然地问其信不信天,若回答信天,再问其信不信天上的神,若回答信神,就大肆宣扬神的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和信神的好处,并声称人一定要听天上神的话等等
的确,从富翁身上我们隐约看到罪恶的腐败恰恰体现在贪恋钱财、虚荣和骄傲上。教宗引用保禄宗徒的话,指出贪爱钱财乃万恶的根源(弟前六10),腐败的主因,以及嫉妒、争吵及猜疑的祸首。
他必须特别了解到圣保禄的话,也应用在他身上:“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格前4:7)他所领受的……是天主!
望着主教的背影,想起几位神父的话:“在咱边村教会食堂吃馒头白菜,上顿吃的饱饱撑撑的,可还没有到下顿吃饭时间,肚子里就咕噜咕噜地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