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一位太监对于独给利玛窦葬地,曾问相国叶文忠:“诸远方来宾者,从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子见从古来宾,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它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利玛窦的坟墓在墓地的中心,汤若望、南怀仁之墓各踞左右,虽值隆冬,天寒地冻,但墓地内松竹繁茂,绿草茎叶肥厚,茵茵如织。几棵古老的柏树,屹立在墓前,见证400年的风风雨雨。
然而,当主耶稣看到有人在天主的圣殿里做买卖时,他用绳索做了一条鞭子,把众人连羊带牛都赶出圣殿院子,并向他们说: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为商场。(参若2:13-25)为什么主耶稣会发火呢?
我曾经以为圣人传记上的精修圣人都有虚构夸张的成分,我也偏激地以为这个时代不会出圣人,但于大姨的榜样粉碎了我的偏见。
(注:七言诗词是方济会弟兄李士渔神父遗作)提示:因为创世是由一团黑暗开始,故建议用干粉彩或粉蜡笔在黑色图纸上作画,效果更佳。
笔者利用在各地辅导教会音乐的机会了解落实这些人的下落,才查清楚这两位女教友是在文革时期一打三反运动中,于1970年2月26日和雷振霞主教、郝鼐主教、王世伟神父一起殉道的,是太原淖马村的张培英和洞儿沟的郑粉桃
姥姥是个勤快的人,一家的衣服、铺盖总是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土屋地和炕沿,抹得光滑平溜,还用粉土刷了白边,感觉非常舒适。院里的犄角旮旯永远干净整洁。姥姥总是在一家人都熟睡的时候就起来喂牲口,烧火做饭。
基督的复活粉碎了死亡的束缚,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永恒价值是死亡后复活的永生,现在我们有永生的盼望,可以得到那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产业。
有许多民众从加里肋亚跟随了来,并有从犹太、耶路撒冷、依杜默雅、约旦河彼岸、提洛和漆冬一带地方的许多群众,听说他所做的一切事,都来到他跟前……”(谷3:7-12)“粉丝”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泡菜苕粉肉丝
最麻烦的就是不能洗澡,特别是在洛城小学、洛水中学等重灾区用生石灰消毒时,修女们的脸上、脖子里沾上了生石灰粉后,被汗水一浸湿,蛰的皮肤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