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报恩师2007年10月2日,马老师老伴朱凤兰老师与世长辞,多支乐队纷纷前来参加隆重的葬礼,就连远在浙江的好多学员也搭乘飞机及时赶到,借以报谢马老师呕心沥血的慷慨付出。
为让这份中文天主教报纸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情回报广大读者朋友,我们决定知难而上:从今年9月1日起,把《信德》从旬报试扩为周报,加期馈送读者。如今,呈在您面前的即是全然一新的首期周报。
所以我们的付出,不需要别人的回报和称赞,因为一个人在天主台前有什么地位,那才是真正的地位,世俗的荣誉绝对不能增加一个人的真正价值。然而,当我们全心全意地走这条爱的路时,世界却憎恨了我们。
谁奉献自己给他,必接受百倍的回报。是的,你们向基督打开,甚至敞开大门,这样你们就会找到真正的生命。阿们!」。
夫妻俩回想十年前,白手起家,蒙主祝福,现在有车有房,内心满足,一心回报主恩。他们发现,职工们下班后,无所事事,有的去网吧玩游戏,有的赌博,有的去饭馆喝酒。
这种爱没有私心,不求任何回报。这种爱不是因为被爱了才去爱人,或者为了其他好的动机,如友谊之类的。它不会停下来看看别人是否友好或敌对,而是主动地先去爱人。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
今后我决心痛悔改过,回报天主对我的大爱,为教会的福传大业添砖加瓦。(整理青阳)
修女是一个特殊的身份,她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会,无怨无悔,没有私欲,不图回报,爱主爱人,值得我们敬佩!采琪修女,愿您一路走好!我远在长沙赶不回去送您,托付妈妈去送送您,愿您在天堂里永享幸福和平安!
她的信仰是爱—————不图回报的爱,以卑微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她看到了人更深一层的需要。她说:“除了贫穷与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有些个人和企业捐款,会提出一些附加条件,李春平说:“我非官非商,我的钱都是国外带回来的,十年来我向社会捐款都是无偿的,不求任何回报,我捐款的动机非常单纯,就是想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