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区司铎,当单独置身国际修会团体,有时会有被区分于修会团体之外的异样感觉。不过在苏铎面前,我们从来不必有这个担心,他从不会把我们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当外人。苏铎热爱和关心中国教会,一心为地方教会着想。
有人不赞成他北上北京,有人则批评他与公开教会团体的合作,送出去的都是公开修院的修生。当时还有一件棘手的事,中国神父留学生在所读修院及大学的共祭问题。
阅读分享圣言、抄写圣经蔚然成风;早晚拜圣体和昼夜不间断朝拜圣体成为了一些团体及堂区的常态。
例如当有两三个人因主的名聚在一起举行礼仪时,基督就临在这个团体当中,也就体现了教会的临在。此时,教会团体也需要把他们经验到的,即天主借基督通传给人的救恩表达出来。
圣神修院和各修会团体在师资方面、教科书方面、培育方面、经济方面都给予了慷慨的帮助。我们非常感谢香港圣神修院的蔡惠民神父和宝血会的郑瑞薇修女、李秀芝修女。谢谢他们对国内圣召的支持、鼓励与帮助。
教宗最后谈到全球许多教区所举行的24小时奉献给天主的活动。罗马市中心有三座圣堂明供圣体,并有神父为信友施行个别修和圣事。
祖父母们身负重任,把生命的经验,把家族、团体和人民的历史传递下去,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与晚辈分享智慧,分享最珍贵的遗产——信德。教宗说:有祖父母在身边的家庭真是有福!
天主教会在天主圣神的光照指引下走了两千年,作为人的团体难免沾染灰尘,难免把习惯当成必然,难免把人的传受当成不能改变的天主的话,我们应当常常在圣神的光照下,对照圣经,对照初期教会反观我们的信仰,初期教会应当成为我们信仰的一面镜子
他们在世青日不觉得孤单,那里有一个巨大的信仰网络,一个庞大的全球信徒团体,生活在这个普世友爱中是件美好的事。 教宗说,世青日不是个孤立事件,它是信仰旅程的一部分,需要做好准备。
教宗提醒修生们,教会是基督藉着圣神建立的团体和体制,同时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人的圣德和罪过。教会的圣德首先是基督的圣德,因此我们必须要成圣,好使我们的身份标记和我们所希望的事实不彼此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