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修女们都是一年回南宁一次,参加避静和短期培训学习,大多数时间,她们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堂区和福传工作上。由于山区教友的信仰基础低,工作量特别大。
所以当第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完全投入进去,总是用一种旁观者的心态看着、学习着、聆听着。
那时,黄姊妹每天到教堂,边学习要理边读圣经。
两年多来,各地统战、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按照“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求,认真开展学习研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正在形成广泛共识,并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起步势头良好。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少年时,曾经在周至教区普集若望修道院修道学习,准备圣神父,很可惜,政治发生了变化,修道院被迫解散。就像那个年代许多修道人一样,他回到了我们家乡。
我们开始进入正式的学习以前,都和修会商量制订了具体的学习计划。我原计划在同一所学校读本科和硕士。
每主日弥撒中都会有四分之一的陌生面孔,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友与非教友:看病的、学习的、出差的、旅游的、朝圣的等等。
同时,在礼仪中,是基督的奥体,即头和肢体,实行对天主的公开敬礼(参看天主教教理简编218。以下简称简编)。换句话说,教会的礼仪就是履行我们人类得救的工程。
正如菲律宾的《教理讲授指南》指出,众多天主教徒所描绘的基督圣像,就是婴孩耶稣,及受苦的基督。由此看来,这两个形象,正代表着信者对基督的印象。
聪慧的苏神父在小修院度过了他刻苦学习、修德成圣13年的少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