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7日,德肋撒修女去世两天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这样纪念她说:“她每天的使命是在清晨,在圣体前面开始。德肋撒修女在默观圣体时,听见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我渴’的回响。
《若望福音》的这段章节启发了本届传播日的主题,表达出传播的重点不在于提供理性推论,而在于「直接认识」。教宗强调,「两千多年来,相遇的链条通传了基督信仰事迹的迷人之处」。
巩小强是宝鸡六川河巩会长的孙子,有坚实的信仰基础,终于在2007年圣母升天节领着已望教大半年的妻子王秋艳,在宝鸡南关堂圣母升天节庆典中接受了洗礼。
因为第一个离开梵蒂冈的是圣若望二十三世,他乘火车去了亚西西;然后,圣保禄六世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一次难忘的旅程!这次也是。
若望在默示录中看见“有一个女人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荣冠”(默12:1),传统上教会视此为玛利亚的预像。
你爱生命之所是,信生命之所能,望生命之喜悦,同样为身边人代祷。即使在“神枯”中,你也从未放弃你的天主。
开头四部福音书从四个不同的视角记述了耶稣的生活、传教、死亡和复活的情景。在四部福音书之后,我们透过历史的叙述和宗徒们的书信,得知了初期教会的情况。
复活节前,堂区安排了一个下午专为青少年举行和好圣事。在经过集体省察准备之后,七八位神父同时为不同班级的青少年学生听告解。那些学生表现出来的信仰真的令我感到惊讶。
礼仪是「生活化」的,因为基督是活生生地临在的:「他以自己的死亡,消灭了我们的死亡,并以复活,恢复了我们的生命」(复活期颂谢词(一))。如果没有基督奥迹的真实临在,就没有礼仪活力。
他的苦难圣死与复活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作证。耶稣的复活就是为自己做了证,为福音和天国的教导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