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25:6-10;斐4:12-14,19-20;玛22:1-14主耶稣基督继续用比喻讲论天国,并提醒人珍惜进入天国的机遇。天主在邀请每个人:珍惜了,就得到了;拒绝了,就失去了。
耶稣基督是正义之王,祂从父那里来到世界上,以完成全义(玛3:15),彰显天父对每个人的圣爱,之后,又回到父那里去(若16:10)。祂就是人们的真理、道路和生命,带领人回归天父。
我天天和你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在健康顺利时,主耶稣和我们在一起;在疾病艰难中,主耶稣依然和我们在一起。
宗教信仰自由表达出人类个别的独特性,因为它允许我们将个人和社会生活导向天主,在祂的光照下,我们的身份、意义和人生目得以完全被了解。
有这么多的苦难和贫穷,急需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祈求天主赐给我们恩宠,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再有人死于饥饿的世界。
(玛4:19)上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正处在被外族入侵、生存条件极度困难的时期,而老主教却放弃了当一名有稳定收入的教师工作,毅然决然地听从了天主的召唤,步入了修道院。
我不明白,塞内加、圣奥斯定、多玛斯·阿奎纳斯和历代科学家,从电力发明者伽尔瓦尼、到数学王子高斯(注1),他们著述所用的文字,怎麽能被认定为死语言呢?
(玛5:13-16)真福八端之后,玛窦福音紧接着记载了盐与光的比喻,这是属于山中圣训的训令,圣经学家均放在真福八端之后加以讨论。耶稣为什么把盐与光的比喻放在如此显要的地位?
对于宽容,圣经中也有着类似的阐述:在玛窦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所记载的真福八端中,详尽地记录了基督先后对宽容思想所做的专门论述: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我们在追思亡者弥撒中听到的最多的福音,就是那段记述了公审判标准的玛窦福音:“……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