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求救众妇据《法苑珠林》载:晋朝的太元中,京城有位叫张崇的人,平日敬天拜神。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失败之后,长安有1000多家百姓,向南逃跑,投奔晋朝,脱离秦国。
如邹元标、叶向高、张问达、冯琦、熊明遇等人,他们与传教士有频繁的交往,并不以儒、耶为矛盾之说。其二,皈依了天主教的儒生。在这部分儒生中,有的提出了用天主教义来改造儒家的主张。
大约1995年的时候,张若翰神父发现一些有困难的修士、修女和神父们需要帮助,因此建议大家关注、重视,并成立了圣召暨教育基金这个慈善机构。
冒着再次坐牢的危险,在冰天雪地的农家小院里进行了小巴拉盖村第一台弥撒。
——在人格心理成长研习班上的分享张若翰(2010年4月6日晚•石家庄北村宾馆)编者按:4月6-9日,由信德文化研究所主办的“2010人格心理成长研习班”在石家庄北村宾馆举办。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吴神父的生平:以下的文字是别人整理好的,我从信德网上摘抄的:吴神父于1924年5月18日生于陕西兴平市大阜村一热心农民家庭。
11月19日,在李风鸣神父的带领下,爱心小组的负责人徐新菊、王爱君和部分教友代表,一行10人,带着米、面、油和堂区教友的一颗颗爱心,去十几公里外的上平望村,看望老弱病残的教友们。
截至20日上午11时止,全县552个村受灾,洪灾造成15人死亡,5人失踪,306人受伤。累计受灾人口达189,736户70万人,紧急转移人口3.5万人,安置转移人口9,500人。
在距原主教府5公里的东柏棠村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们的墓地,文致主教的侄孙媳讲述了1938年10月9日,天津主教为文主教及其同伴举行隆重纪念弥撒和当时的参加人员以及一些细节,其中谈到,参礼的人们像小孩子哭自己去世的父母一样伤心哀痛
教友们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苍南县钱库镇括山乡东括底村将军岭脚下,墓地山路虽然上不高,但是路很陡,一些年龄稍大一些教友就觉得有点累,有的老年教友还带着拐杖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