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廿28) 耶稣的创伤是信德的绊脚石,但同时也是信德的确证。为了这个缘故,这些创伤没有在复活的基督身上消失,反而继续留在祂身上,因为那些创伤是天主爱我们的永恒标记,是为相信天主所不可或缺的。
(《弥撒经书总论》28)梵二以后,重新编排的《弥撒读经集》,遵循圣经读经的安排,借以彰显新约、旧约及救恩史的统一性。教会重申自己的信德:那是对于基督透过他的话,临于信友之中的信念的坚守。
耶稣将近耶里哥时使盲者复明(路18:35);耶稣进了耶里哥(路19:1);耶稣领头前行,上耶路撒冷去了(路19:28);临近贝特法革和伯达尼,骑上驴驹荣进耶路撒冷(路19:29)。
(玛15:28)当然,圣经中耶稣也批评过信德薄弱的人,伯多禄就曾被称为小信德的人(玛14:31)。圣经中也有服从的典型,最优秀的有约伯、圣母玛利亚、耶稣。
(路24:49;玛28:7);真福八端或四端?有些经文也不能生吞活剥,如谷16:18所说的喝毒不死。3.教会开始时,并没有圣经这本书,只靠宗徒的口传和训诲。
耶稣在升天时嘱托: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9)。
她提前了耶稣想一步步把门徒们及群众拉上的高峰,提前了耶稣在受难前在圣殿中所说:我的殿宇将称为万民祈祷之所(谷11:17;参阅依56:7),提前了耶稣只在升天前对门徒们的吩咐: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
最后,我引用保禄宗徒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韦红星神父
(创1:28)这个养,指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是既要生也要养,两者要并进而行,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也指儿女或后辈待长辈老了之后,要反哺父母或长辈的养育之恩,赡养他们。
(玛11:28)教父奥斯定在《忏悔录》里有个祈祷说得很好:主啊,人是你创造,人只有来到你面前,心灵才能得平安。耶稣来到世界就是为要除去我们心中的罪,使我们内心得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