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勉励我们警惕虚伪和死守法律的态度,因为这两种态度使人远离信仰。 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谈到四种类型的信徒:耶稣、经师、司祭厄里,以及他的两个儿子。
意大利教会为教宗批准册封朱塞佩·托尼奥洛为真福而欣喜。这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平信徒生前以谋求公众福祉为基督信仰作了显明的见证。
生命是短暂的,人终归要面对死亡。谁也无法逃避被审判的命运。首先人面对的是私审判。人的灵魂要离开肉身,独自到天主台前听候天主公义的判决,有功的受赏,有罪的受罚。然后是公审判(又称最后审判)。
而到义人复活时,你必将得到还报。”(路14:13-14)三、做了好事,唯恐人家不知道,到处宣传,希望得到人家的好评,给自己树碑立传。
这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就是慷慨地向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手的人。
「几乎没有为义人而死的事:为善人死,或许有敢做的;」解释:「义人」指守法而公正之人,但与我们关系可能疏远;「善人」则可能是亲切、仁慈、亲近的人。
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默想福音和读经:(1)爱遇到爱;(2)神遇到神;(3)人遇到人。1、爱遇到爱爱,就会遇到爱。天主是爱,有爱的人,就会找到天主,在无意识中跟随天主而生活。
这条善恶意识的良心道德律,是人内在的精神“法律”,它与人制定的法律有区别。人的权威或国家制定的法律,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良心则还制约着人的内心世界。
为此他说: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因为你们用什么判断来判断,你们也要受什么判断;你们用什么尺度量给人,也要用什么尺度量给你们。
2.耶稣改变人心的方法在当时的犹太人,特别是法利塞人等社会领导层,都对匝凯等所谓的公开罪人保持距离,弃之如敝屣之时,耶稣基督却径直走向匝凯,并且说必须住在他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