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样渺小、微不足道。我们虽然拥有生命,却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并非生命的主人。 人们用几十年辛苦建设的家园,顷刻之间就荡然无存了。
经过炎热的夏天,大自然准备迈向沉稳的冬天,我们基督徒也庆祝玫瑰月,和圣母玛利亚一起,通过玫瑰经默想主耶稣基督的爱人生活,同时,也跟随并邀请圣母陪伴我们走人生之路。
教宗首先在大殿前廊降福象徵大自然年年更新的新火并点燃复活蜡烛,然後进行烛光游行,聆听复活宣报。弥撒中,教宗为8位候洗者施洗,其中4位是意大利人,其他4位分别来自阿尔巴尼亚、秘鲁、尼日利亚和美国。
而在泰泽,大自然、现实之殿宇与内在之殿宇更是非常和谐的汇集。圣神降临在一切虔诚敬拜中,可是只有当我能说耶稣是得救之唯一中保时,我才寻到了根源,即是那起初并永恒的爱。教会不是一直完整的保存这奥迹么?
他们敬神的经验来自大自然,认为一切都被赋予生命之神。他们也与精神世界相通,因此,「诸圣相通功」和今生来世在精神上团结的概念,早在基督教信仰到来前,就流传于他们中间。
当天主用山间无名的百合妆点他漂亮的大自然时,他就这样地挑选了我,用自己美丽的歌喉来赞美他,侍奉他!可是,并不是信了主就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我遇到了一连串的考验和磨炼!首先是自己事业上的打击。
教宗表示,“攻击性本身并不是件负面的事,因为需要有好斗的劲头来征服大自然、向前迈进及建设,就是说攻击性也有正面的。但同时存在一种从小事开始具摧毁力的攻击性:以言辞,即流言蜚语”来攻击。
姐妹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纷纷留下自己的倩影,并彼此分享各自带来的糖果和食物,在饱飨这丰厚的神恩之后,大家又乘车开往荔蒲县马岭镇,去看望那里的教友,两位神父在那里为教友们开了一台弥撒,并送去
退省期间我几乎都是每天午饭后走路,山前、山后、山顶,一至两个小时边走、边默想、边念玫瑰经、边欣赏大自然景致。11月上旬的一天,我想去爬圣柏诺北面从未涉足的一座山。那天早上晴空万里,九点我愉快地下山。
他说:“每当我研究大自然更多,我便更被造物主吸引。”院士朱清时先生曾提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