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使在滚开的墓门大石旁所宣告的生命讯息能克胜人们坚硬的心,并推动地中海与中东地区各民族、各文化间富有成效的会晤,特别在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
新生教会,从所属各民族的习惯传统,智慧道德,艺术科技中,把那些足以称扬大造的荣耀,阐发救主的恩宠,并使教友生活走上轨道的事物,都全盘承受过来。
传说当巴特里爵生命接近尾声时,他登上艾吉利(Mt.Aigli)山顶,在那里40昼夜,他降福了爱尔兰人民……永恒的天主召唤出一总的爱尔兰圣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来到山顶降福岛上的各民族,以便巴特里爵能见到他耕耘的果实
这理想没有虚假的幻想或者毫无用途的恐惧,而是努力让地球成为各民族的家。
在这个阶段中,教会成为欧洲北部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学者载体。在比较混乱的时代中,各地的本笃会隐修院成为古典文化的避难所和新文化的发祥地。教会成为最有力量的文化传播者,但不断有新的挑战出现。
今天,传教面临着尊重各民族从各自的根源重新起步、维护各自文化价值这一需要的挑战。
它是个各民族杂居的区域,百姓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它是「外方人的加里肋亚」(参阅:玛四15)。耶稣派遣门徒到那里,从那里重新出发。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更具有意义的是,尽管世界各国、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发展出了各种较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如希腊雅典的学院和中国的书院等,但是,西欧中世纪形成的大学所提供的办学理念、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位等级制度等,却是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
主耶稣是万王之王,天主赐给人子统治权、尊荣和国度,各民族、各邦国及各异语人民都要侍奉他;他的王权是永远的王权,永存不替,他的国度永不灭亡(达7:13-14)。
因为基督的福音本身具有大公性或普世性;它不但不摧毁任何文化,反而有能力提升它们和与之相融合,能够为所有民族所接受,因为救恩是赐给普天下的,就像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那样:福音不仅不会使人心灵中与各民族的礼教文化中所蕴藏的美善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