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件是否没违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真理的光辉》通谕中所表达的训导?《真理的光辉》通谕指出,存在本质恶的行为不能以任何情境或意图作为借口,而这亦阻碍得以通往圣事的途径。
教宗以弥撒选读的《玛窦福音》为省思的题材,表明生命的最终意义如同十童女的比喻,必须出去迎接新郎(廿五1)。这新郎就是爱了教会,并为她舍弃了自己的耶稣(弗五25)。
戎修女围绕着“天人关系”的核心内容展开讲解。提到了天主的十三个特性、天主的慈悲仁爱与公平正义、圣经灵修与其他灵修之区别等。
圣多玛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好坏和善恶,在于他如何运用天主赐予的意志。一个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以行善为乐;他之所以是恶人,是因为他以行恶为乐。
圣依纳爵是16世纪(1491—1556)西班牙劳耀拉贵族出身,从小有“骑士精神”,也有“出人头地,不甘平庸”的雄心。他起初在宫中担任侍卫,之后投身军旅,他赤胆忠心侍奉君王。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谈到五伤圣人留下的遗产,即耶稣的训导:祈祷,自谦和智慧。这三份遗产的可见标志正是圣庇护神父祈祷团体、受苦者的安慰之家和告解亭。
(梵蒂冈电台讯)圣乐的使命是让我们感悟天主的美善,因此绝不可陷於平庸和肤浅。教宗方济各3月4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出席国际圣乐会议的人士时作了上述表示。
还在旅途中奋斗的我们,遇到考验和痛苦时,很容易对信仰产生疑惑……但是,教宗以他亲身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怕,要信赖“天主的仁慈”……亲爱的教宗,请您告诉我们:这世界有这么多的苦难,“恶”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当我们谈到“善人”与“恶人”之间的区分时,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了:“心善者生善,心恶者生恶。”耶稣是在暗示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这首歌颂上主光荣之歌回响在基督宗教的整个历史,从起初直到今日。在崇敬全能的天主时,圣经和圣传也同样见证着音乐的美妙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