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祭要常常肯定自我的身份——我是司祭,是主派遣为服务,行关于天主的事,使民众达到与基督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成为成年人,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程度(弗4:13),而成为天主的住所(弗2:22),引导所有人归于基督名下
这一举措令很多教内外朋友为之振奋,这所百年圣殿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它雄伟的身姿和宽广的胸怀迎接渴慕认识信仰的人们。
因为只有当他的面容被看到、声音被听见,更多的人才会认识基督的福音,这才是福传的真正目的。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教区、团体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在瑞典,像阿兰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我认识的瑞典人几乎个个都有捐赠的经历。或许他们的捐赠算不得“惊人”,但他们的爱心甚至比捐赠几百亿美元的世界富豪盖茨或巴菲特,显得更伟大。
其实,耶稣就是为了这个而来到世界的:他来是为了向我们谈天父,为叫我们这些迷失的子女认识他,并在我们内心激发起归属于天父的喜悦,激发获得宽恕并重新得到圆满的尊严的希望,以及永远住在天父的家、也是我们的家的渴望
只有在信德光照下,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祂内”(宗:十七,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祂的意旨,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才能够正确判别现世事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在信德光照下,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他内”(宗17: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他的意旨,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
未认识主业会之前,练习三小时小提琴对我来说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们是人,看法或多或少会受到主观客观条件制约,难免认识产生偏差。工作失误不可怕,怕的是顽固坚持错误,“死要面子活受罪,害人害己害教会”。 观念变,思路宽;观念改,办法来。
教宗强调:“这些婴儿为能长得健壮,他们需要物质方面的照顾和关注,但为他们最需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却是认识、热爱天主,忠实地为天主服务,以获得永生。